朋辈心理工作者系列培训本周快送

发布时间:2024-07-02浏览次数:290

本周,朋辈心理工作者系列培训继续有序开展。

3月20日下午3:30,一场主题为“大学生心理危机的识别与应对”的心理健康教育专题讲座在校史馆二楼学术报告厅成功举行,心理中心闫蕾老师担任主讲。闫老师指出,心理危机是个体在遇到突发事件或面临重大的挫折和困难时,既不能回避又无法用自身资源和应激方式来解决时所出现的心理反应。这种反应可能包括焦虑、易怒、注意力不集中、睡眠障碍、食欲下降等表现。心理委员需要熟练掌握应对心理危机的技巧,帮助同学们从危机状态中恢复平衡和稳定,走出困境。

3月21日下午,《心理委员的人际沟通技术》沙龙在卡魅实验室开展,由徐清老师担任主讲。人际沟通技术是心理委员工作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有助于心理委员更有效地理解、支持和帮助他人。人际沟通中,双方应保持温和坦诚的态度,保护他人隐私和遵守保密原则,共同探讨问题并寻找解决方案。本场沙龙设置了互动环节,心理委员通过小组讨论、实操演练等形式,进一步加深了对倾听、共情、非言语沟通、提问、反馈等技术的理解。他们表示,将不断保持对人际沟通技术的反思和学习,保持对专业知识和技能的更新,以更加从容的姿态应对困惑与挑战。

3月22日下午,《认知行为疗法——三栏笔记法》沙龙在卡魅实验室开展,由吴婷婷老师担任主讲。吴老师强调,认知行为疗法是一种通过改变个体的不良思维和行为模式从而缓解心理问题、提升心理健康的治疗方法。核心在于帮助个体掌握理性思考的方式,建立积极的生活态度。目前该疗法已在临床实践中取得了显著成效。三栏笔记法通常包括情境、自动化思维和情绪反应三个主要栏目。通过反复练习和反思,心理委员逐渐发现自动化思维中的问题,开始建立更健康、积极、合理的思维习惯。

通过本周的讲座和沙龙培训,心理委员表示掌握了多项心理技术,将更有信心守护好心灵的港湾,帮助同学们享受健康、快乐的校园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