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之心灵 青春之少年
10月10日是世界精神卫生日。今年的主题是“青春之心灵 青春之少年”。旨在通过多种途径的宣传教育,帮助儿童青少年掌握心理健康相关知识,提升心理调适能力,协助家长树立科学的教育理念,帮助孩子正确认识、处理碰到的情绪问题。
青春期的你,是否存在如下心理特点?
1、认知的独立性。“我已经是个成年人了,不要试图左右我的想法!”大学的你,发现跟父母越来越无法沟通,似乎父母总在打着“为自己好”的旗号干涉自己的行为和想法,试图左右自己的未来,与父母的交流总让你烦躁不安,索性放弃沟通,想得到的情感支持怎么也得不到。
2、情感的波动性。“我发现自己就像个一点就着的爆仗,一有点不顺心的事就会发脾气。”这种容易有较大情绪波动的状况似乎持续一段时间了,无论是学业压力、人际交往的不顺利还是生活琐事不顺心,只要压力大的时候,就总会有很多烦躁、伤心、愤怒、委屈,而且会反复思考纠结很久,严重影响日常生活和睡眠。
3、自我的专注性。“你闭嘴,听我说!我有好多情绪感受没有人可以分享。”长大之后,许多心事再也不能跟父母分享了,但恰恰是这个时候,你特别需要专注自我的发展,认同自己的观点,完成对自己的认识,需要有一个空间供你体验、交流、反思、总结。有时听到别人说起你的自私和自以为是,你很伤心、很委屈,明明自己不是这样的,发生了什么?
4、交往的差异性。“我社恐,不愿意主动和人交朋友;我害羞,隔着网络聊天就好。”你开始发展特定的朋友,而不是班里所有人都是好朋友;拒绝了一部分交流,尤其是疫情之后,网络成了人际交往的安全空间,现实中的交往变得陌生和不自在。骗着自己说我不需要朋友,一个人很好,实际上渴望着有人陪伴、鼓励、理解和关心,一个人孤独又不敢伸手。
青春期的你,有以上的困扰是十分平常的,你有我有大家有。
有的同学选择憋着,认为这些情绪不好,是不应该带给别人的,会伤害别人;或者说出来会遭到嘲笑,代表自己是不够好、不够强大的。
有的同学选择探索,选择分享。当觉察自己的情绪、了解并接纳自己的内心、真诚地交流这些感受,就会发现自己不是孤立无援的,这些困扰都风轻云淡了。
你想做哪一个呢?
如果生活中有些痛苦和烦恼,接受自己可能存在的心理困扰,并且积极地自助、求助,是你对自己的心理健康负责的表现,也是你摆脱困扰的第一步。
万物皆有缝隙,那是阳光照进来的地方。
亲爱的你,我愿你的爱像阳光
我感受到温暖、自在、丰盛喜悦
我在你的爱里滋养、成长
但在爱他人之前,请先爱你自己吧
爱自己不是自私,牺牲自己并不是爱的表达方式
爱自己,是生命的法则
我愿意看到充满爱和滋养的你,而不是自我牺牲的你
生命的本质是生生不息的流动
生命如此,爱如此
请借此机会好好爱自己
——《如果你爱我》维吉丽亚·萨提亚(节选)
如你尤有余力,可以学习一些帮助他人的方法。
你不是救世主,但可以提供耳朵和肩膀。
1、找个适当的时间和安静的地点,同你所担心的人交谈,让他们知道你愿意倾听,会让他们感受到被理解和尊重。如果他们信任你,不要对他们发表不必要的批评或嘲笑,不要指导或者评价建议,也不要感到震惊,帮助他们找到克服问题的方法。
2、鼓励他们向心理辅导员、心理咨询师、医生等专业人员寻求帮助,主动陪其赴约,如果情况危急,鼓励他们拨打危机干预热线。你的帮助非常重要,同时也请你帮助他们建立更多的社会支持途径。
3、如果你认为你担心的人即刻有危险,不要将其单独留下,请立即向学校老师、辅导员或危机热线寻求专业帮助,或者联系其家人。
4、不断提醒他们,他们对周围的人很有价值,他们的意见很重要。如果你所担心的人同你一起生活,且情绪非常不稳定,请确保居所没有让其接触到的刀具、药品等危险物品,避免他伤害自己。
南工心理中心 苏心app
预约电话:025-85864265 025-85864040
地址:大学生创新发展中心一楼北侧(仙林校区)综合楼301(天堂校区)
南京生命求助热线:(025)86528082
江苏省大学生24小时心理热线:025-58255200
江苏省危机干预热线:025-83712977
江苏省总工会疫情应对心理援助热线400-8080-132
学工处 心理中心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