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识别心理危机?
4月14日晚上18:30,心理委员专题培训第四场讲座于仙林校区乐群楼J102教室举行,天堂校区线上同步直播,140余名同学参加此次培训。本次讲座主题为《大学生心理危机的识别与应对》,由心理中心兼职心理咨询师赵秋明老师主讲。
什么是心理危机?赵老师在带领心理委员们回顾其职能后直入主题。心理危机就是当遇到无法利用现有资源和惯常应对机制处理的事件和遭遇时,平衡打破,正常生活受到干扰,进入失衡状态。危机既是危险又是机遇,遭遇危机不仅可能产生风险,也可能带来成长。危机分为三个种类:发展性危机,境遇性危机和存在性危机。发展性危机是学生常见的危机,往往发生在重要时间点如入学、评优前后、期末期中考试、突发事件后、毕业前等,需要心理委员格外提高警惕。而应激事件、心理障碍和性格偏差是格外需要关注的风险因素。抑郁症是导致心理危机产生的常见风险因素之一,赵老师通过一个短片《我有一条黑狗叫抑郁》生动地展示了抑郁症患者的状态,并运用“43251”口诀帮助心理委员更好地记忆和识别抑郁症。赵老师通过几个匿名案例让心理委员意识到自身工作的重要性,提供了理解学生心理危机的途径,帮助心理委员学习如何真诚回应而不故作积极,最后如何有效运用身边的积极资源更好地提供帮助。

心理委员是学生发现心理危机的第一道哨岗,也是预防心理危机发生的第一道防线。本次培训让心理委员的专业技能有所提高,在讲座中学习到更多实用的心理危机相关知识,有利于他们在今后更有效的开展心理委员的各项工作。
学工处 心理中心 供稿
